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纪念人文始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论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 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张锦秋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共同景仰的圣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公认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标志之一。继续做好,不断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有幸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参与了黄帝陵整治全过程,对其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这部分实体环境工程有所了解,有所体会。回顾与展望,提出一些看法供交流研讨。
  一、两千年形成的陵、庙、城“三位一体”的格局
  据司马迁著《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位于陕西北部,今黄陵县境内的桥山之巅。桥山在黄土高原之上,群山环抱一山独秀,背依祖山后靠,山下沮水环绕,隔水印台山为案,南山为屏,实乃一处五神俱备的风水宝地。桥山山丰、土厚,林木葱郁,现有长生柏林地86.67公顷,柏树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余株,黄帝陵墓深藏于古柏林中。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墓葬类第一号,故此有“天下第一陵”之称。史载:远在世纪初的汉代桥山西麓已有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中置庙于城北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移建于今址,即桥山之东麓,距黄帝陵墓500米。轩辕庙坐北朝南,占地约4.25公顷,主要建筑为明制,后代屡有修缮,均为木构古建风格。黄陵县老城在桥山西南山脚之下,沮水东岸。县城历史悠久,古为桥周,秦为阳周,汉称翟道县,唐武德二年(619年)为坊州城,明代扩建城墙,清代重修,称中部县,1944年改称黄陵县。1949年后,黄陵县城区逐步向沮水以西发展,但同时亦有部分建筑占用了桥山之麓、轩辕庙以东的大片用地。
  经过两千年的沧桑变化,形成了如今的以桥山为中轴,东庙西城“三位一体”的格局。在这块宝地上,集中了陵墓、庙宇和古城。这在我国帝王陵墓中是极为罕见的、极富地域特色、极具文化内涵的格局,为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二、初见成效的《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大纲》
  自1990年以来,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全国政协、陕西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建设部、省发改委、陕西省文物局、黄帝陵基金会,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就黄帝陵的整修进行实地考察和方案研讨。专家普遍认为:黄帝陵多年来保持完好,尤其是古柏葱郁、环境优美、格局清晰,实为难能可贵。但也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黄帝陵现状与中华民族始祖陵庙在规格和档次上不相称,其环境已不能适应较大规模的谒陵祭祀活动的需要;二是随着黄陵县城市化快速发展,桥山周边渐为城市房屋所挤占。轩辕庙东侧已房屋连片。黄陵县城(特别是桥山西麓的古城)的城市功能与形象与陵区极不协调。加之沮水污染,生态恶化,已经威胁到古柏的生存。实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整治之必要。
  1994年由陕西省政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审定批准的《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大纲》体现了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指导思想。规划导言:“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和祭陵的场所。……整修黄帝陵,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大团结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纲拟定的规划设计目标有以下四点:
  1.通过规划设计,使黄帝陵陵区具有雄伟、肃穆、庄严、古朴的气氛和“圣地”感,并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加民族凝聚力的场所。
  2.黄帝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保护好陵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及桥山柏林。
  3.改善陵区环境质量,保护好桥山及其周围山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
  4.满足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要求及旅游要求。
  规划确定陵区北界为墓冢北海拔1021米峰北(孟家塬南),东界为刘家川以东的东山岭岭脊,南界为汉代周家洼遗址之南,西界为肖家川(老虎尾巴)之西。
  规划确定陵园北界为墓冢北海拔1021米峰北侧,东界为石山区东侧扬洼山脊;南界为印台山山峰;西界为明代古城东城墙与桥山西麓(含仰韶文化遗址)。
  规划确定谒陵与旅游规模:春秋大祭,容量2万人,祭祀大院容量5000人。旅游人次规模远期按50万人次/年扩大环境容量,配置旅游设施。
  在总体规划中,陵区由陵园区、庙前区、城区和外围的沮水东湾景区、印台山景区、沮水西湾景区共6个部分构成。陵园区主要由墓冢区、庙区、陵道及凤凰岭构成。
  规划划定了陵区保护范围,确定了不同保护范围的要求,并对于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规划考虑了陵区的道路交通、防火工程、市政设施,并对于黄陵县城的规划提出了控制和引导的建议。
  三、从1992年至2004年完成的两期整修工程
  按照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大纲,整修工程分为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陵冢区和庙前区。整修着眼于保护好黄帝陵冢,改善陵园简陋狭小的状况,修筑登陵山道和陵北的龙驭阁;庙前区则优化庙前环境,充分显示黄帝陵宏大气势。主体工程有:占地300余亩的印池人工湖、用花岗岩建造的古朴雄壮的轩辕桥、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用龙尾道连接的北广场和庙前广场、以汉代建筑风格为基调的庙院山门,以及停车场、服务部等配套建筑。同时还进行了陵园地面改造、环境绿化、防火高位水池和输水管道等工程。一期工程于1992年8月破土动工,至1997年末基本完成。
  二期工程是轩辕庙区的整修和新建祭祀大院、大殿,完善周边交通系统,优化庙区周边环境。经过整修扩建后的轩辕庙占地7.89公顷,共分三院:古柏院(原轩辕庙所在)、中院及祭祀大院。中院和祭祀大院占地3.64公顷,这是有史以来黄帝陵规模最大的修建工程,是一组大型国家级祭祀建筑。其设计特点为“山水形胜、一脉相承、天圆地方、大象无形”。祭祀大院占地10000m2,可供5000人举行祭祀活动,轩辕殿(祭祀大殿)在总高6m的三层石台上,为40m见方的石造建筑,建筑风格古于汉风,格局上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与祖国建筑传统一脉相承,而又具有浓郁的新时代气息。二期工程于2002年完成设计,2003年1月开工建设,2004年3月竣工。至今已成功地承担了,04、05、06、07年清明节四次国家级大型公祭活动。从1992年至2004年,经历12年的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大兴土木和精心管理,黄帝陵在保持历史风貌、展现时代风采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可以说,黄帝陵主体形象已得到突显,墓和庙两大景区环境有明显改善,为创造出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氛围,突出炎黄子孙精神故乡的圣地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尽快编制《黄帝陵保护与建设规划》和实施第三期整修工程的设想
  当我们考察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文化纪念地时,发现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稳定的主题、永恒的标志、科学的规划和特色的经营。”以这样的标准衡量黄帝陵的现状,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因此,有必要在1994年批准的《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大纲》的基础上,以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抓紧编制《黄帝陵保护与建设规划》,并尽快安排第三期工程。
  这期工程内容包括:
  1.轩辕纪念馆(或黄帝文化中心):选址在轩辕庙东侧,其内容包括黄帝文化博物馆和会议接待中心。这是一组融于山林的园林化建筑,与祭祀大院刚柔相济,正奇相辅,相得益彰。在功能上与已有的陵墓、庙宇相配套,构成具有历史文化风貌,并具有现代功能的纪念性建筑环境。
  2.黄帝陵引道:从高速路隧道黄陵出入口到达庙前区广场,这是一段体现黄帝陵“圣地”感不可或缺的空间序列,其作用比如交响乐之序曲。工程主要是整治优化沿途环境、特别是临近县城的沿途环境。种植茂林、建设标志性阙门等环境艺术品。为丰富沿途旅游功能,也可配置少量旅游服务设施。
  3.黄陵古城:黄陵古城位于黄帝陵区范围之内,从桥山俯视一览无遗。由于建设失控,对陵区环境已起破坏作用。若构建具有乡土风味的旅游服务城,则与陵园区构成有机整体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黄陵县规划已决定将重心西移,新旧分治,但由于黄陵县本身无此财力,迟迟未能实施。现在将黄陵古城打造成黄帝陵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则正是当务之急。
  以上三项工程都具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三期工程完成之后,黄帝陵的整治才能画上句号。那时整个黄帝陵区将真正实现:以陵冢区、庙区为中心的地段保持历史风貌;桥山东麓庙区以东地段建成为文化纪念区;桥山西南脚下的黄陵县老城建成旅游服务区。黄陵圣地必将主从有序、环境优美、功能完备、整体和谐,既保护和发扬它所固有的历史风貌,同时,又兼具新时代的社会功能。因此,相信再经十年奋力,在2018年前,黄帝陵这一千古圣地将焕发新的活力。黄帝陵将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永恒标志,屹立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之中。
  当前,黄帝陵保护与建设的主客观条件很好。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陕北能源基地的强大优势,提供了经济基础;西延高速公路的贯通,已经使黄帝陵包容在西安、延安两个中心城市两小时交通圈之内,提供了旅游观光的交通条件;黄帝陵陵冢区和庙区两大主体工程的高质量竣工,均在国内外博得好评,为下一步的整治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锻炼了技术力量。以上的构想,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后呈报给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及早决策、及早实施。
  

纪念人文初祖黄帝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1

您是第 位访客!